一座“未竟厝”
一封《与妻书》
见证抗日英雄林谋盛的铁血丹心
“当我在那个难忘的二月早晨离开你的时候,原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别离。我本计划在苏门答腊某处先找个栖身之处,等候安全时日再回来。 我没想到,这一别竟成永诀……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民为他们的祖国牺牲,如果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林,她的人民必须作出牺牲。”走进南安市省新镇林路厝,展板上 一封英文版《与妻诀别书》静静陈列,字里行间的不舍与决绝,令人为之动容。
这封信的落笔人,正是南安籍华侨、新加坡著名抗日英雄林谋盛。 在二十世纪40年代东南亚的战火中,他写下这封绝笔信,既有对妻子和家人的不舍,更有“祖国屹立需人民牺牲”的决绝。
左右更多
展开剩余88%△林谋盛家书原件
01
拒做“高富帅”的抉择:从实业家到抗日志士
背山面水、黛瓦燕脊、雕梁画栋、亭台楼阁……南安至今流传着“有林路富、无林路厝”这句话,说的就是远近闻名的林路厝。它是新加坡著名建筑师、实业家林路,在家乡为子孙后代打造的避风港。1909年,林谋盛便在这里出生。
“小时候,林谋盛就是在这里长大,少年时期到厦门住过一段时间,后来才到新加坡。”林晓俊是林路的第五代后人,他告诉记者,林谋盛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曾就读于厦门鼓浪屿英华学院、新加坡莱佛士学院、香港大学。
1929年,父亲病逝,林谋盛返回新加坡继承父业。不到10年时间,林氏家业在林谋盛的经营下不断壮大,林谋盛也成为新加坡著名的青年实业家。
就是这样一位“高富帅”,原本可以过着平安顺遂的生活,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,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△1931年林谋盛(左五)与颜珠娘(左六)举行婚礼
△林谋盛夫妇与儿女蕴玉、良玉、振玉
看到祖国陷于水火之中,林谋盛第一时间站了出来:筹集赈款购药购物送往祖国。1943年,抗日战争胶着的时刻,林谋盛秘密来到马来亚, 担任盟军136特工部队的中方领导人,领导海外华人开展地下抗日活动。
△林谋盛(后排右一)与136部队成员(摄于1943年)
而那封字字泣血的英文版《与妻诀别书》,就是林谋盛在重新前往南洋的过程中,为妻子颜珠娘写下的。他用凄切的文字与妻子告别,用顶天立地的英勇向祖国告白。
当我在那个难忘的二月早晨离开你的时候,原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别离。我原本计划在苏门答腊某处先找个栖身之处,等候安全时日再回来。我做梦也没想到,这一别竟成永诀!……我明知道这是一项危险任务,但一旦接受就必须勇往直前。我的责任与自尊绝不允许我却步。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民为他们的祖国牺牲,如果中国要屹立于其他国家之林,她的人民必须作出牺牲。……然而,我唯一的顾虑是对你及子女们的责任。我把这责任全部付托予你,是一件痛苦的事!我希望你把子女抚养成人,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,而且可以做得好。……希望你不要因我悲伤,应当以我为国牺牲而引以为荣,并把儿女抚养成人。要让他们知道我的遭遇,指导他们秉承父志,勿毁家声。
△林谋盛家书(翻译选段)
“当时,林家事业正处鼎盛,林谋盛本来计划扩大家业,续建林路大厝,可战火烧到国门,他当即搁置所有规划,一心投身抗日。”林晓俊告诉记者,亲友曾写信问询续建大厝之事,林谋盛愤然地说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 没有国,哪有家?”随即把资金全部投入抗战事业,购买飞机武器,并且参与发动侨界抵制日货,筹集赈款,支援抗战,发动马来亚丁加奴州日本经营的龙运铁矿罢工,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。
1944年3月,林谋盛不幸被日军捕获,虽饱受3个月酷刑,他却毅然坚守情报秘密。同年6月29日,他在狱中壮烈牺牲,年仅35岁。
△日本投降后,战友们寻获了林谋盛遗骸,其夫人颜珠娘与长子林良玉前往马来西亚,护送灵柩返回新加坡。
△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政府追赠林谋盛为陆军少将,下令褒扬。
02
跨越时空的回响:古厝里的红色传承
80多年过去了,斯人虽逝,但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仍在激荡,更在后代身上续写着新的故事。
记者了解到,林谋盛的后人们遍布各行各业,有身着戎装的军人、执掌企业的实业家,也有救死扶伤的医生、维护正义的律师,甚至不乏驻外的外交大使,在各自岗位上践行着先辈精神。
“当战争来临时,他毫不犹豫地挺身抗敌,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父亲的事迹给了我们清楚的启示:国家有难,人民就得保家卫国,和平来之不易。”林谋盛的儿子林怀玉已年过八旬,2024年恰逢父亲逝世80周年,林家后人发起了“先人寻迹之旅”,从立有林谋盛名字的路标,抗日时的秘密居所,被严刑拷问的学院,被关押致病死的监狱,抽丝剥茧,回溯他在山城短暂而毁灭性的旅程。“重走父亲人生最后的路,特别是站在他曾受折磨的地方,想到他被折磨3个月,却咬紧牙关始终没透露情报,心里又酸又敬,那一刻,觉得离他的精神特别近。”
△2024年,林谋盛家人在马来西亚怡保林谋盛路前留影
如今,林谋盛的故事不仅在新加坡流传,更在家乡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生生不息。
近日,一场以“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”为主题的暑期活动在满山红村展开,130名满山红小学学生走进林路厝,踏上这场点燃信仰的红色之旅。
“原来课本里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。”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动情讲述中,眼眶泛红。 这位抗战英雄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,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。
“每年都有很多单位和学生来参观,我们一直免费开放。作为林谋盛家族后代,把这份精神传递下去,是我们的责任。”如今,林晓俊不仅义务担任林路厝的管理员,还时常兼职讲解员,向大家讲起林谋盛抗战的故事。
“读书志在圣贤,非徒科第;为官心存君国,岂计身家?”时过境迁,林路厝二楼厅堂的木扇墙上,至今还保留着林路在光绪年间请人挥毫写下的《朱子家训》,林谋盛用生命践行了这份家国大义,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了滚烫的回响。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南安市融媒体中心·海丝商报社推出“山河印记·烽火里的南安儿女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”,通过一个个南安儿女的抗战故事,聆听历史回响,感悟英雄气概,传承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。
南安融媒
南安资讯,权威发布。南安市融媒体中心,关注民生,服务社会,带给您最新的家乡资讯。
2585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,
海丝商报
由福建日报与南安市委、市政府联合创办。立足海丝起点,传递政经资讯,讲述南安故事,服务五洲乡亲。
2920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,
往 期 回 顾
山河印记·烽火里的南安儿女 | 这位南安走出的开国上将,在抗战中屡立奇功
山河印记·烽火里的南安儿女 | “九一八”后,17岁的他毅然休学:不杀倭寇不除暴,苍天辜负少年头!
山河印记·烽火里的南安儿女 | 子弹击穿肩胛骨,仍持双枪指挥作战!
山河印记·烽火里的南安儿女 | 战火中,他穿梭新马筹赈抗日;战后,他奔走调查日寇罪行……
记者:赖香珠 李想| 编辑:尤逸群
部分资料/图片来源:福建发布、泉州通客户端等
通讯员:陈榕
一审:尤逸群| 二审:唐莉洪| 三审:林培元
泉州首批小班化教学实验校名单公布!南安这所小学入选仍处高峰期!南安疾控发布倡议书!1.95亿元!南安这项水利工程获中央资金支持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公示!南安新增16家→实现3个全国首创!南安成功法商中心正式启动
37°C+!南安发布高温预警!台风“剑鱼”预计今日登陆,最强15级……今起,南安这条通往厦门的隧道全封闭,请注意绕行!
发布于:福建省免息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